6月底的某个半天,对南医大四附院呼吸科团队和两位患者来说,是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惊魂12小时。两例凶险的气管异物,如同两颗埋藏在气道深处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终结生命。呼吸科医生们临危受命,以精湛技术和冷静判断,令人屏息地进行着“气道拆弹”。
窒息边缘的面饼生死劫
正午刚过,刺耳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呼吸科办公室的平静。急诊ICU(EICU)的紧急呼叫传来:一位70多岁的帕金森病老者,早餐时突发剧烈呛咳,一整块面烙大饼竟直接“滑入”气管!呼吸科的两位医师火速奔赴EICU。眼前的景象让两位医生心头一紧:患者面色青紫,监护仪上刺眼的数字——心率狂飙至120,血氧饱和度竟低至40%!这意味着,患者每一秒都挣扎在重度窒息的边缘,随时可能心跳骤停!时间,就是生命!刻不容缓!
气管镜迅速插入,然而镜头下的景象让情况更加棘手:一块巨大的、湿黏的面团死死堵住了患者的左主支气管,密不透风!常规的吸引管如同撞上铁壁,纹丝不动;尝试用异物钳分离,面团却顽固异常,稍一用力就有气管壁出血撕裂的风险。一次、两次……操作台上的空气仿佛凝固,只有监护仪的警报声揪着每个人的心。每一次尝试失败,都让窒息的阴影加深一分。学科带头人徐小勇当机立断:“准备硬镜!”刚从国内顶尖的气管镜介入中心——北京应急总医院进修归来的刘朝朝副主任医师是处理复杂异物的王牌。然而,硬镜需要更深麻醉,这位高龄且已极度缺氧的患者,能否承受?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患者生命体征在危险的边缘徘徊。刘朝朝凝神屏息,决定再做最后一次尝试:在普通气管镜下,精准调整吸引位置和力度!汗水浸湿了手术衣,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细小的屏幕上……“吸住了!动了!出来了!”随着护士一声低呼,那块致命的“面团炸弹”终于被成功吸出!瞬间,血氧饱和度如同奇迹般,从40%直线跃升至100%!监护仪的警报声变成了平稳的滴答声,患者青紫的面容渐渐恢复血色…第一场生死营救,宣告成功!
游走的“鱼刺利刃”,气管里的“定时炸弹”
大圣配资-山东股票配资公司-免费股票配资开户-配资网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