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人学始知道
不学非自然
图片
图片
诗词微塾
图片
格律诗的六项要求
格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严谨形式,其核心要求可归纳为以下六项,涵盖格式、音韵、对仗等方面:
1. 句数与字数固定绝句:4句,每句5言或7言(五绝/七绝)。
律诗:8句,每句5言或7言(五律/七律)。另有排律(超过8句,需对仗)。
例外:古风诗虽为五七言但句数灵活,不属严格格律诗。
2. 平仄规则严格平仄交替:句中二四六字平仄相间(如“平平仄仄平”)。
相对与相粘:上下联平仄相对(如首联与颔联),联间平仄相粘(如颔联与颈联)。
变通与拗救:允许特定位置变格(如“一三五不论”),但需通过拗救调整(如“仄仄平平仄”变“仄仄仄平仄”时,下句需补平声)。
3. 押韵规范固定韵脚:偶句末字必须押平声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用韵标准:传统依《平水韵》,现代可用《中华新韵》,但忌混用。
避忌:避免重韵、凑韵或险韵。
4. 对仗工整(律诗核心)位置要求:律诗颔联(第三四句)、颈联(第五六句)必须对仗,绝句可不对仗。
形式与内容:词性、结构、意义相对(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避免“合掌”(上下句同义)。
宽对与借对:允许名词大类相对(如天文对地理)或借音/义(如“清”借“青”音对“白”)。
5. 章法结构清晰起承转合:
起(首联)点题;
承(颔联)拓展;
转(颈联)转折或深化;
合(尾联)收束或升华。
逻辑连贯:避免意象堆砌或断裂,如杜甫《登高》全篇紧扣秋景与羁旅。
6. 内容与意境统一题材选择:多写山水、咏史、抒怀,要求语言凝练。
虚实结合:景中含情(如“感时花溅泪”),忌直白说理。
忌“四病”:凑韵、重复、空洞、俗套。
补充说明格律与表达平衡:严守格律但不因律害意,如李白《静夜思》突破平仄仍为经典。
变体与创新:崔颢《黄鹤楼》前四句打破格律,后四句回归,体现灵活处理。
掌握这六项标准后,可通过大量研读杜甫、王维等经典作品深化理解。可通过仿写《唐诗三百首》或使用工具(如“诗词格律检测”)练习,逐步内化规范。
图片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大圣配资-山东股票配资公司-免费股票配资开户-配资网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